•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正文
  • 信息索引号014369677/2012-00231
  • 生成日期2012-11-26
  • 文件编号响政发〔2012〕45号
  • 发布机构政府办
  • 公开形式网站,文件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 有效期长期有效
  • 组配中长期发展规划
  • 主题
  • 体裁
  • 内容概述
    安全生产规划

县政府关于印发响水县“十二五”安全生产规划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中心社区管委会,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生态化工园区管委会,县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经县政府同意,现将《响水县“十二五”安全生产规划》印发给你们,希认真组织实施。

                         响 水 县 人 民 政 府

20121126

 

 

 

 

响水县“十二五”安全生产规划

 

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通过各镇区、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县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安全生产形势发展平稳,逐步向好。为科学谋划安全生产领域长期发展的重要布局,促进今后五年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的具体实施,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省、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安全生产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安全生产工作回顾

(一)“十一五”期间主要成绩。

“十一五”期间,我县安全生产工作在上级安监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重抓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创新安全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监管的网络体系,加大安全投入,夯实安全管理基础,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以隐患排查整治为重点,着力“打非治患”工作落实,严肃处理各类事故加大产业和企业结构调整力度,注重安全投入,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努力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安全生产呈现平稳态势。

1.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进一步下降。我县将“十一五”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以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为手段,逐级分解落实到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控制指标的动态考核,实行群防群治,整体预防事故的能力得到加强,企业本质安全度不断提高2010,全县累计发生各类安全事故93起,死亡22人,重伤34人,直接经济损失23.8万元,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2.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落实。近几年来,我县从块、线、点三个层面入手,加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行业管理工作与安全监管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落实,使政府各部门的安全职责得到进一步的细化和明确。按照《盐城市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应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积极探索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各镇区也建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体系,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分解落实。

3.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出台了《响水县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办法》,严格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推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形成覆盖全区域、全行业的安全生产控制目标体系,不断优化考核方法,改进考核手段,将阶段性工作与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有机结合,实行每季度一考核的动态考核机制实行安全生产保证金制度,年初缴纳,年终考核兑现。

4.社会大安全的综合体系进一步健全。县政府出台了《响水县安全检查责任制规定》,每逢重大节日、重要活动、重点时段,组织15个镇区检查组和24个县专业检查组,开展全县性安全生产大检查,并使之固化,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将全年工作分成四个阶段,一季度侧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二季度侧重专项整治推进、“安全生产月”等工作的落实;三季度侧重夏季高温安全生产防范措施的落实四季度侧重全年目标的冲刺和冬季安全措施的落实确保全年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持续开展了道路交通、消防、水上交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海洋渔业等重点行业的安全专项整治,保持对“三非”、“三违”行为打击的高压态势

5.安全生产隐患治理进一步夯实。建立了隐患整改工作责任、隐患排查、隐患报告、隐患治理实施、挂牌督办、验收注销、有奖举报等一系列制度,通过职工排查、企业自查、专家检查、政府督查、行业互查、隐患挂牌、群众举报、媒体监督等“八种手段”,初步构建了事故隐患的排查发现机制、整改机制和督查机制。将每年的六月份定为全县安全生产隐患集中治理月,对重大隐患进行集中攻坚。

6.高危行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7年开始对化工生产企业进行集中整治,提高化工产业准入门槛和退出标准,严格各区域产业定位,对不符合产业定位、不符合安全标准、不符合环境要求的化工企业全面关闭,园区外化工企业除功能需求外,全部搬迁到化工园区。关闭、搬迁化工企业27家。在全县化工企业开展反应釜、精馏釜加装紧急泄压装置专项行动对高危工艺装置开展加装DCS专项行动,开展了整治不防静电工艺管道专项行动,全力推进了化工企业自动化改造2009年,江苏大和氯碱化工有限公司被省安监局评为“诚信企业”,并且通过省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验收。

7.行政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全县安监系统推行全员挂钩高危企业责任制,以“三挂钩”为平台,实行专业、专家、专项的检查方法,推动了专项检查的深入开展,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每年编制安全生产年度执法计划,开展计划性执法检查和专项执法检查,聘请专家,着重对建筑施工、危化品、造船等重点行业和安全管理差、现场管理混乱以及曾查处过的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企业进行重点检查,对发现的非法违法行为进行严查重罚。2010年共立案5起,同时现场查处了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当班工人睡岗、劳动防护用品未配戴到位、危化品乱存乱放等违规行为10起。

8.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建立全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数据库,加强应急救援的技术和装备支撑。2006年县政府修订出台了《响水县工矿企业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此为龙头建立县级危化品和烟花爆竹2个子预案,部门专项预案29个,高危企业应急预案83个,基本形成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制度体系。为此,建立化工生产企业电子监控系统,并且保证其积极发挥作用。督促各化工生产企业组织针对火灾、泄漏、超温、超压、中毒、爆炸、喷料等各种模拟情形的演练,基本达到每企业每季度一次,提高了企业的应急救援和快速反应能力。同时要求企业把演练过程中形成的演练方案、图片资料、演练小结和预案修改意见等资料全部整理归档。2010生态化工园区建立园区消防站,首批通过了省级验收。

()“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进入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

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突出表现在:

   ——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俊。事故总量仍然较大,虽然各类事故连年下降,但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仍然偏大。一些行业和领域事故仍然多发,尤其是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高空坠落事故仍然多发。

   ——安全生产责任尚未到位。一些基层单位对安全生产工作不够扎实,措施不够有力。对企业的安全检查以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还不够深入,执法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少数企业主体责任没有真正落实到位,部分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不积极,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事故隐患仍然大量存在。有些行业领域,存在多头管理的状况,监管边界不清,部门之间职责交叉、互相扯皮、监管脱节和漏洞等现象仍然存在。

   ——安全生产基础仍然薄弱。基层安全监管力量薄弱与监管任务繁重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尤其是镇区一级安全监管力量明显不足,安全监管职责很难落到实处。众多的中小企业安全基础薄弱、本质安全水平低,事故隐患多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高危企业生产工艺科技含量偏低,安全设施陈旧落后,化工安全与环保投入不足,安全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重视不够,推广应用率还比较低。

   ——群众对安全的要求日益增强。一方面,事故总量、事故死亡人数逐年下降,但在经济快速发展情况下,继续下降的空间越来越小,下降的幅度将呈逐步减缓趋势。另一方面,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和期望不断提高,广大从业人员体面劳动观念不断增强,对加强安全监管、改善作业环境、保障职业安全健康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

二、依据、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一)制订依据

本规划是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省政府关于全省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暂行规定》等文件作为政策支持框架,并结合《江苏省“十二五”安全生产发展规划》和《盐城市“十二五”安全生产规划》,根据我县实际制订的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专项中期工作计划。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遵循“统筹兼顾、创新驱动、绿色增长、共建共享”原则,进一步强化政府安全监管职责和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以推广安全科技为支撑,全面提高高危企业的自动化程度,强力推进“13”监控体系,强化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升全社会安全本质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制度、机制、文化和队伍建设,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手段,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调动全社会参与、支持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凝聚各方力量,积极寻求全方位安全管理的新路子,力求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

(三)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要不断规范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秩序,显著提高安全监管与执法能力,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的安全生产保障平台,全面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加速安全生产工作由有序监管向本质安全的转变,基本形成以风险预控为核心的本质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实现全社会本质安全这一根本目标。五年以后要达到:

“二降”: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

“四化”:监管工作数字化、培训宣传社会化、高危企业标准化、一般企业规范化。

“五新”: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新突破、安全文化新提升、科技支撑新发展、本质安全度新提高、保障能力新增强。

全县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从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每年下降2.5%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指标细化如下:

亿元GDP死亡率 控制在0.124以下下降41%以上(年均下降10%)。

工矿商贸  工矿商贸从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95以下下降11.2%以上(年均下降2.5%);

道路交通 机动车万车死亡率控制在2.75以内,下降14.1%以上(年均下降3%)。

消防  十万人口死亡率控制在0.1以内,年度火灾亿元GDP死亡率控制在0.01以内。

特种设备  重点监控设备监管率和重大隐患治理率达到100%特种设备事故率控制在0.3/万台以下、死亡率控制在0.3/万台以下。全县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标准化达标率达60%

农业机械   死亡人数下降11.2%以上(年均下降2.5%)。

职业危害   工矿商贸十万人从业人员职业病发病率控制在4.0以内。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完善综合监管体系

1.目标考核体系。将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继续纳入科学发展的考核体系,纳入干部个人的政绩考核指标,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行业规模等特点,进行合理分解,落实到人,强化目标考核,充分发挥控制指标的激励机制的作用。同时,按照国家、省、市关于政府和有关部门安全生产职责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镇区政府和各个部门,强化目标责任考核,进一步完善政府和部门的监管责任体系。

2.联动监管体系。实施安全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安全生产的综合监管,全面强化公安、交运、国土资源、住建、工商、质监等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加强工业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指导职责。

    加强安委会各部门间的配合,通过“五个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强化部门联动机制,形成综合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各尽其能,资源共享,合理分工,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发挥整体优势的机制。

3.协同配合体系。加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保障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机构设置及人员、设施、装备和经费等配备到位。强化政府安全监管主体意识,完善县、镇区监管及行政执法体系,明确镇区安全监管机构的基本职能,授予相应的执法权限,努力提高各级监管监察机构的执法能力。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意识,依法配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专兼职管理人员,落实各项安全生产保障措施。

4.政策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配套规章制度。结合我县实际,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抓紧制订一批地方性管理规范文件。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制度和执法文书。强化事故预防与控制、重大危险源、行业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与规程的完善。

5.社会监督体系。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先进经验,积极推进安全保险机制运行,积极推进媒体、公众、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等全社会关注安全,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的作用,依法维护和落实职工对安全生产的参与权和监督权,形成全社会监督安全生产工作的机制与氛围。

(二)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提升企业本质安全

继续深化危险化学品、冶金、消防、烟花爆竹及交通(公路、水上)、建筑施工、特种设备、农业机械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与隐患排查治理;严格执行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许可制度或准入制度,强化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治。

1.危险化学品进一步严格准入门槛,规范生态化工园区安全监管,继续关闭和淘汰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化工生产企业。危化品生产企业100%达到三级(含)以上安全标准化等级。将液氯等剧毒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及运输环节作为监管的重点,督促企业进行严密监控。

2.冶金和造船。大力开展冶金行业安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推进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大中型冶金企业100%达到安全标准化水平。狠抓造船业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不断加大对造船企业的执法检查力度,强化造船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3.消防与公共人员密集场所。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城乡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开展对建设工程、人员密集场所和公共区域火灾隐患的整治,加强农村和城市社区消防工作。逐年增加政府投入,建设以消防为主体的应急救援专业化队伍,配备必要的抢险救援装备和设施,进一步提高在事故状态下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的能力。

4.烟花爆竹。加大经营、运输、储存和燃放各个环节的安全监管力度,严格市场准入,严厉打击“三违”、“四私”违法行为,响水县吉祥烟花爆竹有限公司(批发)力争在2012年达到三级安全标准化。

5.交通。加强道路运输企业规范化管理,健全交通安全责任制。强化机动车安全检验制度,加强对危险品运输车辆及驾驶人的资质管理,加大力度治理超载超限。进一步健全与全球定位系统装备相配套的安全管理制度,实现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和长途客运车辆的跨区域动态监控。实行社会性宣传教育与严格交通执法并举,降低道路交通事故伤亡率。全县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一次死亡3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起数稳中有降。全县持续深入开展平安畅通县和交通安全示范镇、示范企业、示范学校、示范公路创建活动。到“十二五”末,全县达到平安畅通县标准,建成1个交通安全示范镇、1个交通安全示范企业、1个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和1条交通安全示范公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专用车辆,旅游包车和三类以上的班线客车要安装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于2年之内全部完成。

6.建筑施工。进一步理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加强监督执法队伍建设,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强化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动态监管,强化高处坠落、施工坍塌等多发事故的专项整治,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考核体系。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控制一般事故,实现建筑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推动全县建筑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7.特种设备。加强特种设备基层监管能力建设,改善监管条件。严把特种设备安全准入关。继续开展气瓶、压力管道、危险化学品、承压罐车、起重机械以及取缔土锅炉等方面的专项整治。进一步提高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检测能力,提高检验区域的覆盖率。构建起比较完善的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体系、动态监管体系、风险管理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

8.农业机械。规范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及驾驶证申领工作,严把安全技术检验关和驾驶人考试关,严格持证上岗的监督检查。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加大农机安全监理基础设施及装备建设,改善农机安全监理服务手段。

9.海洋渔业。鼓励有条件的渔船安装防撞自动识别系统,重点抓好内河职业船员、海洋渔业船员安全培训、考试发证和管理工作,全面提高渔业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三)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强化企业安全管理

进一步强化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在交通运输、建筑、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和冶金、机械等工贸行业,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等文件规定的要求,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标准化与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许可证照核发、企业信用等级评定、诚信企业创建、评先评优等相挂钩的制度,通过行政、经济、社会荣誉等多种措施来激励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持续改进,促使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凡在规定时间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要依法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逾期未达标的,要依法予以关闭。按照上级要求,全面推进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机械、砖瓦等工贸行业以及交通运输、建筑等其他行业(领域)的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按期完成达标创建任务。

(四)推进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提升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水平

1、实行重大隐患治理政府挂牌督办制度。强化对事故隐患定期排查、事故隐患申报、专家评估与公示、分级挂牌督办、举报奖励、整改效果监督检查、隐患整改建档等制度建设和实施,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十二五”期间重大隐患整改率100%,一般隐患整改率80%以上。

2、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进一步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辨识登记建档,推进分级监管,构建重大危险源监控中心,通过辨识分级程序,实现分级管理,实现全县重大危险源监管和监测预警的标准统一、体系统一。结合我县重大危险源监控基地建设工程,完善固定重大危险源和移动重大危险源两大监测预警体系。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高危、重点企业实现100%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将打非治患工作作为长期任务,力求打非打死、治患彻底。对发现的非法违法企业(项目),断然采取停电、停水、封存等强制措施,同时,对非法违法行为,加大联合打击的力度,向上追溯原料的来源,向下追查产品的销路,切实斩断非法生产经营的利益链,实现事故管理向源头管理的转移。

3、强化职业危害监管。形成以安监为主、卫生等部门密切配合的全县职业危害监管和整治机制,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的监管体系;建立完善职业安全健康标准体系、技术服务与支撑体系、宣传教育培训体系、信息与装备保障体系;加快职业健康研究机构的建设,加强安监、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会等部门和组织的沟通协调,建立职业危害防治联席会议制度和协调机制;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提升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水平;认真做好全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工作,逐步建立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制度,积极开展职业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使我县职业危害监管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轨道。至2015年,实现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负责人、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率达到90%以上,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80%以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率和警示标识设置率达90%以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率达到70%以上,粉尘、毒物等主要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达到80%以上。

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整合现有资源,加速职业危害监管迫切需要的技术支撑力量的建设,夯实监管基础,使劳动者健康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五)推进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升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

1、建立全县应急救援中心平台。依据区域规划,行业特点,利用社会现有救援力量、装备和资源,合理布局,建立健全应急预案、重大危险源和应急资源数据库,开发和完善应急保障、模拟推演、监测预警、辅助决策、指挥调度等应用系统;建立健全工作流程、操作程序、联动机制,提高应急平台应用和管理水平。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综合基地的建设,同时建立健全重点行业的应急救援体系。健全相关体系的管理机构、指挥协调系统和应急救援队伍,制定并不断更新完善事故应急预案或应急处置方案,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储备充分的应急物资,组织切实有效的应急演练。

2、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报预警机制。督促企业做好安全生产事故防范和预报预警工作,做到早防御、早响应、早处置。完善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明确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措施,实施不间断的监控。要积极探索与政府相关部门和周边企业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切实提高协同应对事故灾难的能力。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加强重点岗位和重点部位监控,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发现事故征兆要立即发布预警信息,采取有效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和事故损失扩大。

3、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应急工作新的政策措施。企业要充分利用国家对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所得税优惠、安全生产费用税前扣除等财税支持政策,在年度预算中必须保证应急救援装备、设施和演练、宣传、培训、教育等投入,提高救护队员的工资福利及其他相关待遇。各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财政扶持政策,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建立应急救援专项资金。会同物价部门研究制定有偿实施应急救援服务和应急征用补偿政策,监督高危行业企业每年向签约救护队缴纳技术服务和应急救援服务费,协调事故发生地有关部门督促事故企业向救护队支付事故救援费用,企业无力承担救援费用的,由有关政府部门予以补偿。

(六)推进宣传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全民安全防范能力

2015年,安全生产常识宣传教育普及到全县各个行业和公民之中,社会的安全意识、公民的自我保护意识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增加等同步推进。

1.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整合、集聚社会资源,加强社会安全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活动,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安全文化,将安全培训的重点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向广大从业人员转变,向中小学校延伸,向广大市民拓展,使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得到质的飞跃。在新闻媒体设立安全生产宣传和科技栏目,逐步培养公众的安全意识;推动社会公共安全道德文化以及特定职业群体职业安全道德文化的建设,逐步培养全体居民安全道德文化观念,完善安全道德约束体系。

全县每年组织12次具有重大影响的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正面宣传,加强宣传平台与载体建设,逐步建立立体宣传的架构。继续推进安全文化进企业、进园区、进社区和进家庭、进学校、进工地的“六进”活动。在全县范围面向重点行业的中小企业宣传和推广“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

2.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坚持依法培训,继续加强各级各类安全生产培训工作,通过以查促培,实现应培尽培,真正提高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和从业水平;继续切实做好安全生产监管人员资格培训、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资格等执业资格培训考核工作,提升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素质。

“十二五”期间,全县安监系统监管监察人员培训率达到100%,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培训率达到100%,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率达到100%,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率达到100%,企业全员接受安全培训达标率100%,复培复审完成率100%。强化企业全员全过程培训和考试考核管理,强化新知识、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业务培训,尤其要提高农民工的培训效果;完善培训手段,提升培训机构和培训流程管理的规范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标准化建设,建立培训机构、师资队伍、大纲与教材、考试考核、审核发证、监督检查等方面的标准,实现安全生产培训标准化管理;进一步加大安全培训信息化建设力度,建立安全培训远程公共教育平台,不断创新安全培训考核工作。

(七)推进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提升监管方式创新和执法能力

1、加强安全监管机构队伍建设。健立健全县、镇区安全组织网络,合理设定内设机构和人员配置,县安全监管部门持执法证人员不少于90%。各镇区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承担安全生产责任,按照国家、省、市、县相关要求,落实安全监管机构和安全监管人员,高危企业集中、职业危害突出的开发区(园区、镇)要适当增配人员力量,满足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

2严格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及时跟踪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程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情况,在进一步梳理行政执法权力、细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表,依法明确检查事项、检查内容、检查依据、检查方式及检查合格标准,全面保障政府部门依法落实安全监管监察职责,正确指导生产经营单位依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违法案件查处法定程序,坚持做到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和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要求的,一律关闭取缔;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一律按规定上限予以经济处罚;对存在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单位,一律责令停产整顿,并严格落实监管措施;对触犯法律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一律依法严格追究其法律责任。切实以案件查处工作促进生产经营单位守法意识的增强。

3、加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监督。按照“自查为主,检查从严,实事求是,有错必究”的原则,定期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章的执行情况、以及行政执法过错等进行监督检查。切实增强行政执法行为的公开性和透明性,认真做好行政执法网上运行工作,公开行政执法权力、执法程序和标准以及各项行政执法制度的执行及实施行政处罚情况,及时组织完善和提高。

4、加大执法与服务并重的力度。坚持“执法先送法、监察先服务”和“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理念,把说理贯穿于行政执法工作的全过程,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与服务企业工作有机结合,按照“首查不罚、整改不罚、不改必罚、重犯重罚”的原则,对违法行为轻微的企业一律要求先整改。充分发挥部门职能,通过法律指导、现场检查、事故隐患协调整改、开设项目办理绿色通道、专人定点服务等多种方式,积极指导企业依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

 

 

 

 

 

 

 

 

 

 

 

 

 

 

 

 

 

 

 

 

 

 

 

 

 

 

 

 

 

 

抄送:县委办公室,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法院,县检察院。

响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11月26印发